岐黄知行润乡土 游学调研砺初心——中医系“杏林新苗”暑期社会实践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三)

发布时间:2025-08-01浏览次数:

7月28日,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系“杏林新苗”暑期社会实践团通过“讲、学、研、传”多维实践,以游学启智、以调研察情,在中药种植基地、正和中医馆、望岱社区间铺展了一幅承载着学子热忱的中医药文化传承画卷。

一、中药基地研学:产业链赋能乡村振兴

师生们在德州市齐河县祝阿镇中药种植基地,开展产业链实地研学活动。通过田间观摩,学生们零距离接触道地药材从种植、采收至加工的全流程,基地依托“企业+工厂+农户”模式,不仅带动周边12个村庄经济、创造200余个就业岗位,更带动了饮片加工、物流仓储等下游产业链发展。师生们深刻体悟中医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直观理解了炮制工艺对药效的关键影响,更认识到产业链各环节对药材质量的严苛要求。

二、问道正和:前辈引航助成长

“杏林新苗”暑期社会实践团造访齐河县正和中医馆,与馆内医师深入交流。馆长结合多年从业经验,分享了药材选品标准、诊疗服务技巧及中医馆运营心得,强调“以疗效立身”的执业理念。同学们不仅学到中药从规模种植到处方使用的全产业链的宝贵运营经验,更启发了职业规划思维,对未来就业方向有更清晰的认识。

三、调研察实情:118份问卷中的民生期待

 

 

为精准把握基层中医药服务需求,社会实践团分多路开展调研。团员们深入村庄社区,通过随机走访、座谈访谈等方式,与村干部、村民亲切交流,重点了解前期义诊活动成效、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具体需求及基层医疗资源分布情况。调研中,村民普遍反映中医药服务方便实用、效果好,希望能常态化开展健康科普与诊疗服务,为实践团后续工作提供了精准方向。同时,志愿者们通过与村干部访谈,系统收集了三次义诊的反馈、基层医疗环境及健康需求等宝贵的一手资料。

四、宣讲国粹:冬病夏治保健康

 

 

赵晓旻老师以三伏贴为切入点,结合《黄帝内经》“春夏养阳” 理论,针对居民常见的关节痛、咳喘等病症,将古籍智慧转化为生动的生活指南,提供实用的养生妙招。传授中医药膳搭配、日常保健技巧,并给予个性化健康建议,让群众直观理解 “顺时养生”的原理,在互动中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实用价值与深厚底蕴。

五、童趣传承:中医启蒙润童心

活动设置了“童趣承非遗” 环节,志愿者在社区组织孩子们开展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孩子们在引导下学习简易太极招式,在志愿者带领下一推一揽间萌态十足,在互动中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志愿者用趣味游戏、细心宣讲激发儿童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中医药非遗传承在欢声笑语中扎根童心。

活动中,社会实践团累计开展宣讲2场,走访中医门诊3家,参观中药种植基地3处,收集有效调研问卷118份,组织童趣活动覆盖儿童70余人。既将中医药服务送到了基层群众身边,也让青年学子在服务中深化了对专业价值的认知。下一步,中医系将持续总结实践经验,聚焦基层需求,推动“三下乡”活动常态化、精准化开展,让岐黄薪火在服务乡村振兴、守护群众健康中焕发新的活力。(中医系  图/文 孔颢淋 王君益 刘欣然)